2020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痛经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榜首片小学,走进厨房、储藏间,观察学生餐养分调配和食品安全。四年级的同学们正在上思政课,看到总书记走进来,齐声向习爷爷问候。总书记对同学们说,你们今天是小树苗,将来要长成参天大树,中华民族巨大复兴的我国梦将在你们身上完成。期望同学们把赤色基因传承好,好好学习常识和身手,尽力生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展开的社会主义建造者和接班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怀关爱广阔底层教师,执行好薪酬、社保、医疗、持续训练等各项方针。
9月17日上午,湖南长沙。在底层教育一线作业了近30年的常宁市塔山瑶族乡中心小学副校长盘玖仁没有想到,能有时机当面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作业、提出"十四五"规划主张。
当天,正在湖南调查的习近平总书记掌管举行底层代表座谈会。
总书记说:"昨日我去看了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榜首片小学,校园里有教育楼、宿舍和食堂,养分午饭是免费的,孩子们很开畅,阐明改革开放以来,咱们基本处理了义务教育普及化的问题,但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又杰出出来。‘十四五’时期要着力处理这个问题,要好好研讨。"
罗霄山脉,百丈岭下,湘粤赣三省交界处。阳光穿透云层,洒向三位女赤军和徐解秀白叟的塑像,塑像无声叙述着"半条被子"鱼水情深的故事。不远的当地,便是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榜首片小学所在地。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儿,勉励学生们传承赤色基因,尽力生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展开的社会主义建造者和接班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怀关爱广阔底层教师,执行好薪酬、社保、医疗、持续训练等各项方针。
关怀和支撑校园展开建造的人多了,孩子们越来越阳光自傲,底层教师待遇保证推动得更厚实有力,教师们更美好、更有干劲了。来到榜首片小学,教师们笑容满面。
退休之年,赶上了职称评定的绿色通道
早晨7点整,响亮的号角声响起,幽静的山村"醒"了过来。这是榜首片小学孩子们的起床号,也是朱向荣预备出门的提示。
几十年来,朱向荣简直每天都是这个时刻出门,去校园上班。在这儿作业这么久,校园现已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家里间隔校园的直线间隔不过几百米,但花甲之年的朱向荣每天都会特意绕着校园外围多走上几圈,多看看校园的草木砖瓦,多听听孩子们的笑声、读书声。
"校园建于1945年,起初是一片四合院,新建后才有了现在的教育楼……"朱向荣介绍道。
"从1980年开端在村里教育,一晃便是40年。早些年薪酬不高,主要靠老伴种田饲养贴补家用。校园教师少,作业多,也是老伴一个人在家忙前忙后。"日子好起来,是2014年。那一年,薪酬每月上涨2000多元。接近退休,扣除各项稳妥、住宅公积金和作业年金后,拿到手的薪酬已超越5000元,这还不算各种补贴。朱向荣回想:"教师的待遇越来越好,这几年发了年度绩效奖,一年比一年高!"
"还有更让朱教师高兴的嘞!"从县城赶来的汝城县教育局作业室主任周新华说:政府出台了资深村庄教师职称准则改革方针,在村庄校园从教累计满30年的男教师、满25年的女教师,且申报当年年末距法定退休年龄缺乏2年、申报时仍在村庄校园任教,现在仍是中级职称、契合评定条件规范的教师,将直接认定为底层高级教师。
"退休之年,赶上了职称评定的绿色通道。"朱向荣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校园的情形还记忆犹新,总书记对广阔底层教师特别关怀,从薪酬到社保、医疗等,都关怀到了,让我心里暖暖的!"
"十三五"以来,村庄教师日子补助方针掩盖规划不断扩大,获益教师数量不断添加,补助规范不断提高。到2019年,全国有1012个非连片特困地区县施行了村庄教师日子补助方针,广阔村庄教师的取得感、美好感增强了。
训练、生长、前进,有助于教育才干的提高和取得心灵上的充足
这段时刻,榜首片小校园长朱细芬每天的组织都是满满的。曾经慢声慢语的她,连语速都快了许多。
"咱们校园是一座村庄校园,规划不大,教师数量不多,习近平总书记来看望咱们,让咱们高兴又激动!有了总书记的鼓舞,咱们更要下决心坚守在村庄教师的岗位上!"朱细芬告知记者,总书记来往后,关怀校园的人多了,给校园捐献设备、设备的人多起来,来结对子、送温暖的校园也越来越多。
2020年12月9日,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东郡小学的十几位教师带着100多名学生来到汝城,与榜首片小学的师生们展开沟通教育活动。
活动一完毕,朱细芬就要往长沙赶,参与第二天开班的湖南省第二届村庄优异青年教师培育研修班。
"等待很久了,这是国培方案2020年的项目",朱细芬指着训练课表说,"想听这门课,重视美丽村庄建造需求——办合适村庄孩子的教育;还想听这门课,才智教育——人工智能年代的未来教育革新;这门课也好,聚集教育质量——着力校本研修的教师队伍建造……"
一说起去学习、上课,这位已有十多年教龄的女校长,有着热切的等待。
这样的训练,各地村庄教师都会参与。近年来,经过教师训练团队研修、送教下乡、访名校训练等方法,村庄教师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村庄教师整体素质大幅提高。
"关于年青教师来说,不只需求物质条件的安稳感,也需求个人生长的取得感。"朱细芬望向远处几位本年刚入职的年青教师,轻语道:"训练、生长、前进,有助于教育才干的提高和取得心灵上的充足。"
有了安心作业、美好日子的当地
关于李亚东和朱细芬配偶来说,榜首片小学的一砖一瓦,他们都倾泻了爱情。
夫妻俩刚从邻校调来时,校园只要4名教师、1栋教育楼,周围的住宿楼还不通水,电路也有问题,只能下班后赶回本来作业的校园住。那儿条件也欠好,是在校园堆积书本杂物的杂物房里。"刚作业那几年,条件更苦,窗户漏风,晚上睡的是几根架子支起的木板。不能洗澡,上厕所只能跑出去很远。"老公李亚东回想。
这几年,各地改进教师住宅条件,执行教师住宅公积金准则,推动周转房建造,李亚东对此深有感触。榜首片小学,条件一点点变好了。校园校舍接连3年提质改造,本来凹凸不平的操场平整了,宿舍楼通了水、电,教室也有了直饮水,楼内建了卫生间、装了热水器,如厕、洗澡的问题逐步处理。现在,一家3口住在校园宿舍,"有了安心作业、美好日子的当地。"李亚东表明。
下午,薄雾散开,阳光暖暖的。孩子们在校园里跳起了民族竹竿舞,伴随着有节奏的竹竿敲击声,记者走出榜首片小学,耳边萦绕着孩子们愉快的笑声,以及李亚东和朱细芬的一番话:
习近平总书记来的时分,吩咐同学们把赤色基因传承好,好好学习常识和身手,这让咱们感觉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改动村庄教育相貌,关键是教师,教师们有了实在的取得感和美好感,才干引得进、干得好、留得下,村庄的教育才大有期望……
脱离榜首片小学,再赶到200多公里外的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塔山瑶族乡中心小学,山间寒意正浓。
副校长盘玖仁回想起2020年9月17日,他参与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沙掌管举行的底层代表座谈会时的场景,心境仍非常激动:"我是土生土长的塔山人,作为一名村庄教师,教育近30年了,见证了咱们这儿教育的前进改变。"
2020年秋,校园的教育楼、学生宿舍、教师作业楼上方都添加了雨棚,改动了以往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的境况;教室里新装了电子白板,能够联网播映多媒体课件。教师们说,上课更方便了,同学们说,课件更丰厚了。
盘玖仁说,这些改变的背面,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改变——"教师们的精神头更足了,对教育育人的了解更深化、信仰更坚决了!"
(人民日报记者 杜若原 赵婀娜 吴 月)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