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月29日电 (记者 于立霄)"十三五"时期,北京的轨迹交通成为城市交通主体方法,日均客运量超1000万人次,最高打破1349万人次,出行分管率已超越地上公交。
29日,北京举办"回忆‘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闻发布会,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容军作出以上表明。
容军介绍说,"十三五"时期,北京城市交通网络化运营获得实质性打破,多条线路最短发车距离打破2分钟,到达1分40秒。
据北京市重大项目建造痛经指挥部办公室二级巡视员赵洪介绍,我国自主研制的CBTC通讯操控技能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使我国成为继德国、法国、加拿大之后,全球第四个把握此项中心技能并使用于地铁工程的国家。
"十三五"期间,北京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开展关键技能自主立异与演示使用,打破了国外技能独占,形成了自主的轨迹交通配备工业。
燕房线于2017年末建成通车,是我国第一条全自动运转体系线路,完成全自动运转体系中心技能、关键设备、体系规划与集成、标准规范等方面全面打破。
未来全自动运转将成北京轨迹交通的"标配"。
赵洪说,"十三五"是北京轨迹交通建造重要的五年,期间累计开工9条线(段)、162.2公里;累计注册11条线(段)160.6公里,年平均注册32.1公里。
到现在,北京轨迹交通运营线路23条,运营路程到达715公里,形成了以地铁普线为主,辅以地铁快线、中低运量、机场专线、有轨电车、磁浮列车等多种类型,快慢结合、主辅功用明晰、合适不同人群需求的多层次网络体系。
北京已有13个区注册轨迹交通线路,确认了轨迹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主导地位。
北京城市副中心轨迹服务逐步完善。现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与中心城已有包含6号线、7号线、八通线和郊区铁路副中心线在内的四条轨迹交通线,开始形成了自西向东跨过石景山、海淀、西城、东城、向阳、通州六区的"横贯大通道"。
城市副中心站归纳交通枢纽开工建造,未来将有6条轨迹交通线路在这里会聚,成为"四网交融"的现代化归纳交通枢纽、"轨迹上的京津冀"的重要支点、首都北京新门户、副中心生机中心。(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