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8-18 10:34:35
  • 阅读(11771)
  • 评论(4)
  •   8月16日, “红星照射我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扬活动一行走进武乡县王家峪八路军总部原址和下北漳村鲁艺校园原址,敞开一场沉溺式赤色学习之旅,回溯革新前辈的峥嵘岁月。

      抗日战争时期,王家峪村曾是八路军总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所在地。朱德、彭德怀、左权、杨尚昆、刘伯承、邓小平、聂荣臻等老一辈革新家曾在这儿领导和指挥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游击战争和政治斗争。这个村庄在抗日战争时期扮演着重要的人物,与很多历史事件严密相连。这儿每一间房屋里的摆设都是那样简略、朴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新家艰苦斗争的精力在这儿体现得酣畅淋漓。

      在王家峪,还流传着许多妇孺皆知的赤色故事,其间最有名的莫过于关于“红星杨”的故事。

      1940年清明节前后,八路军总部发起万余军民展开栽树运动,朱德总司令和总部机关将士一道参与。独特的是,沿着树枝的横纹悄悄掰开,在树枝的断面就会呈现一个十分明晰的“五星”图画,端端正正,就像赤军的五星帽徽相同,人们亲热地称之为“红星杨”。

      在武乡县下北漳村鲁艺校园原址,在讲解员的引领下,我们走进鲁艺原址进行观赏。

      84年前,合理抗日战场烽烟燎原,一大批我党的文艺界精英来到了武乡县下北漳村,他们以纸笔作为兵器投入到抗战傍边,成立了晋东南鲁迅艺术校园。差异于延安鲁艺,该校址又称为“前方鲁艺”和“太行鲁艺”。在这儿,他们合作作战部队展开文化工作,“鲁艺”凝集的抗战精力一向鼓励着前方将士英勇杀敌。

      前方鲁艺与延安鲁艺相同,都是抗日战争时期在我国共产党领导下创立的集文艺教育、文艺创作猎头公司、文艺研讨和实践、思维政治教育为一体的、专门培育文艺人才与文艺干部的综合性艺术校园。在我国革新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我国现代文艺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了宏扬巨大的太行精力,原址讲解员和下北漳乡民还一起演绎了原创实景剧《四年》,艺人们举手投足间爱情充分,观众沉溺在穿越时空的细节里,热泪噙满眼眶。

      《四年》叙述的是发生在抗战时期一个实在的故事。1940年,担任鲁艺校园美术教员的彦涵和妻子白炎,在上战场前将孩子托付给奶娘高焕莲,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催人泪下,生动再现了血乳融合、背信弃义的人世大爱。(记者 耿宇清)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1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