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9-18 15:42:35
  • 阅读(10202)
  • 评论(6)
  •   近来,塔克拉玛干沙漠第二道锁边带建造拉开序幕,施工总面积达5000亩。我国用了整整47年,才给国际第二大活动沙漠——塔克拉玛干“镶上”一条长达3046公里的绿边,但这并不是要消除沙漠,恰恰是要把沙漠维护起来。那么沙漠终究有啥不为人知的生态功用?

      沙漠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它就像地球的“空调”,白日吸热、晚上散热,能参加调理全球气候。更奇特的是,撒哈拉沙漠每年吹起的沙尘中有超越2700万吨,会漂洋过海落到亚马孙雨林,为“地球之肺”弥补名贵的磷肥。沙漠中还生活着胡杨、骆驼等一起物种,它们一起构成了不行代替的荒漠生态。

      真实可怕的,并不是天然沙漠,而是人为引发的“沙漠化”。过度放牧、滥垦滥伐,导致本来的草原、林地退化成沙地。20世纪70年代,北京乃至曾被联合国列为16757.com“沙漠边际城市”。

      面临窘境,我国展开了以“三北防护林工程”为代表的庞大治沙举动——用秸秆扎设草方格固沙,减缓风速、修养水分;在半干旱区域推行樟子松与杨树混交林,快速建成防风屏障;近年来我国还发展出“光伏+治沙”的新模式,板上发电、板下栽培甘草,固碳又增收;乃至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盐碱水域中,成功饲养出了三文鱼和珍珠。

      我国成为全球首个完成“人进沙退”的国家,贡献了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美化面积,累计造林超越3000万公顷,荒漠银沙真的变成了金山银山。我国式治沙,不是与天然为敌,而是尽力找回人与沙漠之间的平衡。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12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