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9-25 09:05:40
  • 阅读(11938)
  • 评论(6)
  •   在八维之中,悌是紧跟在孝之后的。孝悌二字,自古以来就常常合在一起使用。在儒家思想中,孝悌可以说是仁的根本。孔子说“仁者,爱人”,仁主于爱,爱莫大于爱亲,只有孝悌行于家,才能有仁爱及于物,所以为仁首先是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否则无从谈起。而《大学》所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何修身?如何齐家?其基础正在孝悌二字。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理解孝悌之悌呢?

      悌,在古代经典典籍中多作“弟”。悌的本义是敬爱兄长。《论语·学而》中有言,“其为人也孝弟”,朱熹就解释说:“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

      历代以来,关于悌的故事并不罕见,如广为人知的孔融让梨的故事,就是悌本义的很好体现。宋代司马光对其兄伯康也是爱敬非常。伯康八十岁的时候,司马光也年纪不小了,但他侍奉伯康就如同侍奉父亲一样尽心尽力、像照顾婴儿一样关怀备至。伯康年老,需少食多餐,因此每过一会儿司马光就会问候伯康是否需要进食。而天气转凉,他又常常轻抚着兄长的背,关切地问衣服会不会太薄。司马光一生显贵,但照顾兄长却不假借他人之手,而是亲自操劳,饥寒饱暖,刻刻关心。这种敬爱出于天性,可谓爱敬之至。

      但是,悌就仅仅是弟弟对兄长的敬爱吗?

      悌的小篆写作:

      从小篆字形可以看到,悌从心。这个心,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作为弟弟,要从心底尊敬兄长;作为兄长,要用心爱护弟弟。我们常说情莫切于兄弟,可以说,悌这一字所包含的,正是兄友弟恭。

      重视孝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孟子曰:“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新唐书·孝友传》赞曰:“圣人治天下有道,曰‘要在孝弟而已’。”无一不在说孝悌的重要。孝与悌是一体的,对父母的孝顺、对兄弟的友爱,这是人的本能,也是仁的基础。正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做到了孝悌,也就打下了仁的基础,如此,方能去谈忠孝礼义廉耻,也方能去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撰稿:施希茜 编导:肖羽 包装:尹雪诺 陈晓晴 配音:张东岳)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QQ:110-242-789

    25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