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从"永久的惋惜"到跨世纪的友谊——前《泰晤士报》记者的我国情
新华社堪培拉10月18日电通讯:从"永久的惋惜"到跨世纪的友谊——前《泰晤士报》记者的我国情
新华社记者岳东兴白旭
6月中旬的一天,内维尔·马克斯韦尔在堪培拉邻近家中经过视频连线,观看在北京我国世界问题研讨院举办的"马克斯韦尔图书角"揭幕仪式。
这位年逾九旬的前《泰晤士报》记者将自己半世纪以来报导中印鸿沟争端本相以及我国鸿沟方针所根据的详实研讨史料——包含170册书本材料和前史地图,悉数无偿捐赠给我国。
马克斯韦尔托付儿子伊恩代表自己到北京参与揭幕仪式。经过大屏幕,看到伊恩与我国专家攀谈,白叟眼眶湿润,有关我国的种种回想涌上心头。
马克斯韦尔的作品《印度对华战役》于1970年初次出书,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重视。这本书在必定程度上纠正了世界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对60年代初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过错观点。
马克斯韦尔回想说,1971年,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业务助理基辛格隐秘访华时曾对周恩来总理说,读此书后他意识到可与我国人打交道。
1971年11月,马克斯韦尔在北京遭到周恩来总理接见,并合影留念。
次年2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为访华的巴基斯坦总统布托举办的欢迎晚宴上,与布托走到马克斯韦尔面前说,《印度对华战役》提醒了本相,让我国获益,并敬了马克斯韦尔一杯茅台酒。
马克斯韦尔说,那一刻,他永生难忘。
追溯马克斯韦尔与我国的缘分,却是从惋惜开端。
作为时任《泰晤士报》驻印度记者,"起先,我的报导是偏颇的,这成为我永久的惋惜。"马克斯韦尔在《印度对华战役》一书的前言中说。
在相关报导中,他所用资料大部分来自印度方面。可是跟着研讨深化,马克斯韦尔意识到"自己有义务从头审视这一问题并批改过错态度"。
与我国因而结缘的马克斯韦尔一向持续重视和研讨我国开展中央空调维修。他开端了解我国开展的重要性及其理性的外交方针,也越来越爱上了这个国家。
上世纪70年代,马克斯韦尔屡次前往我国。在他印象中,那时的北京,更像是一个村庄乡镇。"人们出行首要骑自行车,私家车很少,很难幻想它会开展成今日这样了不得的世界大都市。"
"一切那些回想都已长远,却是我国前史开展的重要华章。我很侥幸见证了这个开展进程,这是我终身珍爱的回忆。"白叟激动地对记者说。
因为年事已高,马克斯韦尔到我国次数减少了,可是对我国的开展一向高度重视,对西方国家和媒体关于我国的成见一向竭尽全力发声批驳。
9月23日,马克斯韦尔在医院安静离世。
10月10日,我国驻澳大利亚大使成竞业在马克斯韦尔家人举办的纪念活动上说,许多世界友人为新我国建立70年获得巨大成就作出贡献,马克斯韦尔便是其间一位杰出代表。"现在,马克斯韦尔离咱们而去,但他的遗产将持续发挥作用。"
《印度对华战役》中译本行将出书。从记载一段前史开端,马克斯韦尔开端了与我国跨世纪的友谊。他那些难忘的人生阅历,也将被我国人民铭记。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QQ:110-242-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