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1月12日电 (记者 应妮)国家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等全国20家单位12日联合在京举行古籍数字资源同享发布活动,在线发布古籍数字资源7200余部(件),其间不乏一些当选国家宝贵古籍名录和平常极端稀有的孤本、善本。至此,全国图书馆已发布古籍资源总量已超越7.2万部。
据介绍,这是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维护中心)安排的第四次联合发布,也是参与单位最多的一次,不只有省级图书馆,还有许多市、区、县公共图书馆,以及博物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体系古籍保藏单位。新发布的7200余部古籍,不少都是各个图书馆、博物馆的"镇馆"古籍,包含文学作品、家谱、方志、刻本、佛经等,内容非常丰厚。
如云南省图书保藏插画精巧,品相无缺,曾当选国家宝贵古籍名录;山东省图书馆发布保藏《永乐北藏》,该藏历史上多由皇家颁赐,故存世较稀。
值得一提的是,闻名藏书家韦力将所藏8部稿钞校本古籍数字影像无偿赠送国家图书馆进行云南国际旅行社 昆明国际旅行社 云南旅游发布,创始了民间保藏古籍以数字资源方式服务社会公众的新模式。
在发布古籍数字资源的一起,全国古籍"摸家底"也获得重要发展。到现在,全国已有24省完结古籍普查挂号作业,全国古籍普查完结总量260余万部另1.8万函,2315家保藏单位完结古籍普查挂号作业。跟着这一作业的不断推动,古籍普查挂号数据将在"全国古籍普查挂号根本数据库"中连续发布更新。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维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表明,对古籍进行收拾、维护和使用,便是最大极限地维护和传承中华文脉和传统文化,也是传承和宏扬中华优异传统文化的重要根底。古籍维护的意图在于使用,古籍数字资源的在线发布与共建同享,创始了古籍服务新模式,使社会群众和研讨者能够足不出户阅读古籍资源,在有用处理古籍维护和使用对立的一起,也极大地促进了古籍传达,为中外学者方便地研讨古籍供给便当。(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QQ:110-242-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