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1-26 08:02:26
  • 阅读(8661)
  • 评论(9)
  • 11月25日收盘,北上资金净流入不出意料达到了近期规模的高峰,当日净流入的资金多达70亿元,让北上资金躁动起来的无疑是11月26日A股在MSCI指数年内扩容的第三步正式生效。

    此次扩容有多重意义,此次扩容之后A股完成了年内在MSCI扩容的最后一步,同时也为今年A股国际化进程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另一方面由于此次扩容首次纳入中盘股,扩容所带来的增量境外资金也是历次之最。

    与此同时,此次MSCI扩容也在市场中引发了两方面的探讨,首先是在2019年A股国际化向前迈出一大步,接下来是否能够延续这样的趋势;第二点是外资是否已经成为境内市场投资者构成的重要一极,对市场研究、投资风格等多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回顾2019年A股国际化进程可谓是有序落地,分别完成了在MSCI指数扩容的三步走,以及首次纳入富时罗素和标普道琼斯两大国际指数。

    进入2020年以后,已经确定的还有A股纳入富时罗素指数第一阶段的第3步有待实施,即2020年3月,A股在FTSE的纳入比例继续提高,届时A股纳入因子达到25%,在富时罗素指数新兴市场指数和全球市场指数的比例将分别达到5.57%和0.57%。但相比2019年,A股国际化的进程或要趋缓,尤其在MSCI指数。

    "无论从韩国经验还是目前赴美生子A股纳入比例继续提高面临的制约因素来看,预计待11月MSCI扩容完成后,A股纳入MSCI进程短期或有放缓,2020年由扩容带来的被动增量资金会相应减弱。但境外资金加仓A股是近几年比较确定的趋势,增量外资仍可期,但规模可能略降。"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夏表示。

    张夏所提及的制约因素中,境内市场风险管理工具的丰富程度是重要的筹码。根据目前的调研和反馈,目前境内市场的风险管理工具供给跟不上需求是境外投资者犹豫的重要原因。

    与境外市场相对应,目前境内A股衍生品有三大股指期货和上证50ETF期权以及马上要推出的沪深300ETF期权。但相比境外市场,境内交易所目前为投资者提供的A股衍生品品种还不够丰富,整体上还不能充分满足投资者管理风险的需求。

    不过据记者了解,今年以来监管层在丰富衍生品产品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一些等待多年的产品在近期相继获批。

    基于上述情况的判断,张夏预测:"展望2020年A股继续纳入国际指数进程,如果明年各对冲工具如期稳健运作,能够为海外机构投资者提供更有效的对冲工具,不排除MSCI抛出扩容计划的可能。但是,鉴于需要8个月左右时间落地,如果MSCI在2020年一季度的季度调整中提出扩容征询意见,那明年才有继续扩容可能。另外,2020年9月是观察富时罗素指数对A股扩容安排的重要时点,考虑到从扩容安排到最后实施仍需要一定时间间隔,富时罗素指数第一阶段完成后2020年内进一步实施扩容的概率不高。"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QQ:110-242-789

    24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