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开放推动全球乳业合作
在营商环境改善的同时,我国也在扩大开放。"中国的乳业是非常特殊的一个产业。"蒙牛集团执行总裁李鹏程指出,"这是一个开放度非常高的产业,又是一个全球化融合度非常高的产业。"
对于中国乳业的开放性,李鹏程指出,当前,中国给新西兰乳业方面的关税几乎接近零,给澳大利亚的乳业方面的关税到2025年也会降到很低。据他介绍,由于环境资源等各方面的限制,中国乳业的很多原料和技术还依赖于从西方进口。2018年,中国进口的大包粉达80万吨;干乳接近200万吨,进口额接近100亿美元。
对于中国乳业的全球性,李鹏程指出,以蒙牛为例,中粮集团、法国Danone(达能)、丹麦ArlaFoods(阿拉福兹)分别是蒙牛的第一、二、三大战略股东。除了国际化的股东结构,蒙牛还积极在全球布局,在印尼、新西兰都有工厂,近期还收购了澳洲国民品牌贝拉米。
"乳业是受到营商环境影响比较大的一个产业。"李鹏程表示,今年以来,随着新政策的落地,中国乳企也获得了利好。比如,今年增值税从16%降到13%,一下就给蒙牛节省了一个亿的资金;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扩大至全部制造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5%,也对整个中国乳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面对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冲击,中国政府也在想办法帮企业减负。李鹏程说,中国每年都需要从美国进口大量的苜蓿草、大包粉等产品。受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仅苜蓿草一项,每公斤牛奶的成本就会增加两毛多钱。但经过中国政府的努力,苜蓿草被排除在了加税名单之外,"这项政策极大地支持了中国乳业的发展"。
"中国现在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牛奶消费市场,仅次于美国。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中国将成为第一大乳业消费市场。"李鹏程指出,随着中国市场对乳制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和升级,中国乳业需要推动一个"全球共同协作的概念"。
李鹏程表示,随着中国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不断努力,期待更多来自全球的合作伙伴深化合作。"中国乳业正在整合全球的资源,无论是技术、原料,还是各种各样的创新。我们希望中国能够打造海外投资项目-金三角经济特区更好的营商环境,以实现更好的全球协作,为中国人奉献一杯很好的牛奶。"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QQ:110-242-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