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4-09 09:55:16
  • 阅读(1050)
  • 评论(15)
  • 新冠肺炎疫情发作以来,有关卫生防疫常识的遍及越来越遭到重视。其实,早在元明清时期,北京已有了卫生防疫常识的宣扬活动。

    开始进行卫生常识遍及的是医家和摄生家,他们在个人所编著的医药书本中以浅显的言语向人们介绍卫生保健常识。据《北京卫生志》载:元天历三年(1330年),大都太医忽思慧在编著《饮膳正要》时,首倡饮食有节的健康含义,劝诫人们"善养性者,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胃口数而少,不欲顿而多,不行饱食而卧,热食有汗勿当风,晚间不行多食。"一起还介绍了有关口腔、睡觉、妊娠等卫生常识,这是我国现存的榜首部附有健康教学内容的专著。

    明代摄生学家冷谦在正统七年(1442年)所编《修龄要旨》中,以歌诀的方法宣扬摄生之法,即"长生十六字诀":"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其间包含了腹式呼吸的摄生要旨,经过扩展肺活量,改进心肺功用。而"摄生十六宜歌"则是一套以动功为主的摄生训练方法:"发宜常梳,面宜常擦,目宜常运,耳宜常弹,舌宜舔腭,齿宜常叩,津宜数咽,浊宜常呵,背宜常暖,胸宜常护,腹宜常摩,谷道宜常撮,肢节宜常摇,皮肤宜常干,便溺宜禁口,足心宜常擦。"言简意明,简便易行,至今仍为医家所推重。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郑观应编写的《中外卫生要旨》,是一部内容翔实的摄生保健书本,内容触及精力调摄、饮食保养、起居运动和简略的灸疗、穴道摄生等,被誉为我国榜首本"卫生科普全书"。

    评书是明清时期颇受京城大众喜爱的民间艺术,不少演员依据时令,在平话时以打油诗的方法宣扬卫生常识。明代评书《二月二龙昂首》说道:"二月二龙昂首,你不昂首我先抬。手足腕缠红绵,害虫不敢上身边。厨房表里墙边,石灰撒满如曲蜿。洗净缸底水满缘,引龙如水报平安。"清代评书《五月端午日》中说道:"端午节气挂香包,百草装满五毒消。经脉宜通能祛邪,强身健体神情耀。"这种宣扬方法简洁明了,耳濡目染地奉告人们在不同节气怎么进行保健。

    清代乾隆年间,宛平县的村庄医师把瘟疫的防备常识和简略的药方刻录在石板上,放置于药铺、村坊和路旁边,以示民众,供紧急情况时运用。京城一些药铺和名医还将"方歌"(药丹方方歌谣)刻印出来,无偿相送。其内容包含丹方的组成、功用、主治病症、服用方法等,便利热衷于中医药的人士及常见病患者学习及运用。清嘉庆十年(1805年),我国榜首本宣扬普种牛痘的小册子《新订种痘奇法详悉》出书,体系介绍了牛痘防疫常识。

    清末民初,京城卫生防疫宣扬的方法日趋多样化,卫生科普报刊相继问世,多方面介绍卫生常识。1916年2月,北京榜首张健康教育专业报纸《卫生丛报》创刊,既介绍防病常识,也介绍日常日子常识,一经问世,便遭到读者喜爱;1919年,北京榜首本归纳性医事刊物《浅显医事月刊》创刊。次年11月,《医事月刊》在北京创刊,这是一本医学科普归纳性杂志;1924年,中华卫生教育联合会主办的《卫生季刊》出书……至1935年已有十余种卫生宣扬报刊,有的偏重卫生常识的遍及,有的偏重健康教育。

    据《北京志·归纳卷·人民日子志》载:民国时期北京地区各种瘟疫频发,当地卫生局要点展开了瘟疫的防治宣扬。1932年4月,北平榜首卫生区事务所宣布劝说区(市)民防备天花传单,略谓:"天花这个病不管男女老幼都能得的,要想防备这个病只要种牛痘……凡区内校园工厂够五十人以上的,可告诉本所,由本所定时派员前往引种,一切手术药品一概免费。"1934年,北平市卫生局为防备白喉、猩红热,使用报纸及标语传单等方法公告市民周知,"分饬所属各院所为市民免费查看,及防备注射"。同年,市卫生局举办了全市防备天花、扩展种痘宣扬活动,按区逐户发出布告,张贴标语图像,安排新加坡试管婴儿宣扬队在街头宣扬。1938年,市卫生局特编印宣扬小册《霍乱感染之可怕及其对策》,分发所属各区、街巷、村镇。

    其时还经过举办防疫博览会、防疫演说会、学生街头演说等方法,将卫生防疫常识和消除蚊蝇常识传播给市民,一起在首要街巷张贴标语,发出传单,到居民家、校园和工厂进行防蝇和灭蝇宣扬辅导。卫生局还安排医务人员定时到校园进行卫生说话及卫生防病讲演,并依据不同时节的易发疾病、易发人群,分别在大街及人员会集处进行卫生常识扮演及讲演;广播电台也每周固定时刻播出卫生教育节目,活跃宣扬。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QQ:110-242-789

    8  收藏